您的位置: 首页 - 生活资讯 - 正文

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

发布人:管理员 资讯来源:总务处 发布时间:2014-10-31 09:30:53 点击数量:

卒中,俗称“脑中风”,是大脑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,或堵塞造成的大脑缺血、缺氧,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。出血性脑卒中俗称“脑出血”或“脑溢血”,多表现为剧烈头痛、呕吐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;缺血性脑卒中又叫“脑梗塞”或“脑栓塞”。

脑卒中一旦发作,后果往往不堪设想,严重者猝死、瘫痪,或者嘴歪眼斜、失语,具有高发病率、高病死率、高复发率、高致残率及医疗费用高等“多高”特点,卒中对人的健康及生命影响十分严重。
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;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;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……在全球3000万卒中病人中,中国约占1/3,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大原因。

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,今年活动主题是“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”。记者昨日从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、市中心医院了解到,由于工作压力大、生活节奏快,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尿酸等问题,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患病“关口前移”,中青年患者越来越多。

中年人成卒中“主力”,但是治疗依从性差

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茂华介绍,由于脑血管随着年龄老化、脆弱,所以卒中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卒中的患病率逐渐增高,高危率逐渐增高。在发达国家,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到70岁。我国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。但近年来,温州中青年脑卒中发病情况逐年增加,在市中心医院,60岁以下的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,每个月都有十几名四五十岁的住院患者,还经常有20多岁的青年人。

脑卒中和生活方式关系很大。一般来说,脑卒中人群中,爱熬夜的多、男的多、抽烟的多、农村的多,大部分人有心脏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压、高尿酸、高血糖等基础疾病。国家卫计委制订了卒中有八大危险因素,分别是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房颤、吸烟、肥胖或超重、缺乏体育锻炼和卒中家族史,如果有3个或以上,即可被认为卒中的高危人群;有2个或以上的为中危人群。

陈茂华介绍,和老年人相比,中年人担负着的工作、生活压力最大,而且应酬多、喝酒抽烟也多,还往往有高血脂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,是卒中的高风险人群。但是这部分人也是就医用药依从性最差的人群。

高血压是中青年卒中的第一大危险因素,而且年富力强的人患高血压往往会血压特别高,血压值200/100毫米汞柱的不在少数。这个对卒中来说非常危险。

但是很多中年人发现高血压后不愿意用药,把病情拖到严重程度,大大增加卒中风险。还有一种中年患者有一定的知识水平,喜欢自己判断病情,每次都把医嘱当成参考意见,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用药与否及药量,导致血压控制不良,也大大增加了卒中风险。

并且,老年人因为脑组织萎缩,留出了一定的空间,出血对正常的脑组织的压迫较小,因此同样的出血量老年人可能还只是偏瘫,年轻人可能就是昏迷了,病情的危急情况不同。

还有,中年人卒中的愈后比较差。卒中可能引起肢体偏瘫、语言能力缺失等,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,很多人会伴随着抑郁。如果是老年人,本身生活节奏已经放慢、生活压力减轻,一旦发生卒中,对愈后的期望值也较低,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和程度也会低一些。而中年人往往还负担着家庭生计,难以接受现实,抑郁的情况就会比较严重。曾有一名25岁的青年人得了脑卒中,手术是非常成功的,但因为自己难以接受,自我封闭,导致错过了6个月的康复时间窗,生活能力恢复得很差。

卒中后要把握3小时、6小时这两个时间窗

卒中的治疗时间窗很窄,3小时内是救治的“黄金时间”,是抢救生命的关键。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生后,缺血区如果不及时恢复血流,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;6小时后,则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。陈茂华介绍,一般来说,除非患者有房颤病史,3小时内,可以用静脉溶栓;6小时内可以用介入手术动脉拉栓。但据资料显示,目前,我国仅有16%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,其中只有1.3%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。“迟到了”的患者,医生只能尽量“收拾残局”,无可奈何。

有一种治疗延误是麻痹大意造成的。

陈茂华曾经先后接诊过两个病人,他们是连襟,病情相同,急救的机会把握不同,结果也完全不同。姐夫在头天晚上就觉得单侧手脚麻木,认为是累到了,没引起重视,休息一下就完事。第二天他出现昏迷,家人紧急送医,等辗转到了市中心医院,医生发现已经大面积脑梗死,不可逆了。没过多久,妹夫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。有了前车之鉴,及时就医,在黄金急救期内,医生来得及采取急救措施,愈后良好。

还有一种治疗延误则是因为医学认识上的误区。

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溶栓治疗,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,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。但是一般来说急救的原则是就近就医,脑卒中发病急,家属往往是附近有医院就赶紧把患者送过去。但是一些医院没有溶栓设备,或者是医生没这方面的经验,对患者采取其他的保守治疗,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。之前有一个郊县的小伙突发脑卒中,送到当地医院去治疗,想先稳定下病情再请大医院的医生会诊。可等温州的医生拿着会诊单赶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,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的情况不可避免。陈茂华强调,平时我们不提倡什么病都往大医院里挤,小病上社区医院、小医院处理就好了,但是脑卒中千万不要当做小病,一旦有症状,赶紧上有相关资质的大医院就诊。

初期症状易被忽视,体检时最好增加颈动脉B超

卒中具有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“四高”特点,发病者约30%殒命,70%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。因此,控制卒中的关键在于预防,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提前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来降低发病率。

但是对脑卒中的发病征兆,其实并非无迹可寻。脑卒中的前兆现象有几种类型:

运动型:吃饭时筷子突然掉了(拿不住),写字时掉笔等。往往只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,且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。

感觉型:在日常生活中,突然感觉“不是自己的了”,比如手脚麻木,或者一侧身体麻木等。

最值得注意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那种“一过性”的脑缺血现象,如突然一只眼睛眼前一黑,看不见,耳鸣或者耳朵突然听不见了,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等,但是这些症状很快就能恢复。这种情况很多人就是归结为太累了。陈茂华强调,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千万不要掉以轻心,最好及时到有资质的医院做个脑卒中检查,尤其是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。

曾有一名事业成功的中年人,酒量很好,应酬也多。有段时间他经常出现一过性的记忆空白,他和朋友开玩笑说自己喝酒喝多了,酒精中毒,“断片”了,医生朋友提醒他赶紧上医院查一下血管,他也不以为意。三个月后他在办公室里卒中突发,因为是周末,等他被同事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,在医院抢救两天后过世。

40岁以上人群在体检中最好加一项颈动脉B超,了解血管内部是否形成斑块、是否有内皮损伤等,可以比较有效地预防卒中。一些患者通过B超发现两侧颅内动脉存在狭窄的情况,但是平时又没有任何不适感,那就只需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,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,并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,比如保持血压、血糖平稳,及时戒烟,并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,就可以比较有效地预防卒中。

如果条件允许,还可以做一下头颅核磁共振及验血查一下同型半胱氨酸。有这三个检查,再加上低密度胆固醇的检测,医生可以有效地提示卒中风险,对卒中进行早期干预。不过遗憾的是目前的常规体检套餐中都没这几个项目,人们更关注的是肿瘤的各种化验。

地址:中国·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    联系电话:0577-88332966  浙ICP备05045663号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  Site designed by ZFsoft